当前位置:品牌之路 > 品牌实战 > 详细介绍

金融危机反倒为有眼界的实力品牌企业创造机遇

2013-03-01 08:00:00 发表|来源:|作者:|访问:2414

 
2008年已经接近尾声,中国地板企业在这一年里潮起潮落。从2008年伊始期盼奥运结束后装修的“井喷”,到美国金融海啸之后的国内房地产业萎靡不振、消费者的持续观望。用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副理事长高志华的话说:“这让中国地板业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国际地板贸易“短路”,国内地板销量持续下滑,短短数月里为数不少的地板品牌在市场上消失了。
“现在的地板行业只是处在深秋,还没有进入寒冬,最冷的时刻尚未到来。明年上半年会迎来更严峻的考验。”圣象集团企划部总经理宋涛对记者表示。

  面对无法逃离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国地板行业能做什么?一位企业老总形象地说,“我们只有两条路,要么被淹死,要么把地板变成冲浪板。”

  部分企业被“淹死”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事实。而“把地板变成冲浪板”考验的正是中国地板的竞争能力。

  上海汇丽地板制品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黄晓峰对本报记者说,金融危机对地板行业的考验是严峻的,结合汇丽的经验来看,目前企业除了业务调整以及资本控制外,中国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竞争能力,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有一个“6+1”理论:在产业价值链条上,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内的6块非制造业(即“6”)处于整个产业利润高端,生产制造(即“1”)则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国已经有将近几千家的地板企业,有品牌的有几百家。剩余的很多企业都是靠贴牌生产。这种贴牌式的生产方式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上处于最低端。

  按照圣象的逻辑,未来地板业的竞争也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实力的较量,而不是产业链上点对点的竞争。这也为中国地板企业今后的竞争发展开启了另一扇门。而开启这扇门的钥匙,在黄晓峰的眼里则是“走质量之路、走自主品牌之路”。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战略,中国企业品牌意识确实也在不断加深,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中国企业对品牌的急功近利之举。“欧典地板,真的很德国”,连续6年授权使用3·15标志,并入选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牌,如果不是央视3·15晚会揭开弥天大谎,许多消费者还在享受所谓的“德国品质”。

  这虽然在许多人眼里颇像一幕闹剧,但中国品牌这种“自杀式”的自欺欺人也发人深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地板行业的品牌危机着实让人担忧。

  那么,中国地板自主品牌之路如何前行?

  宋涛说,中国地板走向品牌之路需要有内外因共同作用。外因是行业要真正经历一个像样的冬天,瑞雪兆丰年,下大雪会冻死很多害虫,农作物和人也会感到不舒服,但没有这样一场大雪,农作物来年会面临大量害虫的侵袭。地板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184,4.08,2.27%,吧)10年,而环境太温暖、太舒服了,才会良莠并存、鱼龙混杂。经历过寒冬,死掉不好的企业,才会为有理想追求、有规模实力的企业腾出品牌发展的空间。

  宋涛继续说道,内因则是,中国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念,把眼光放到全球,与国际一流的企业去比,就会发现自己在品牌、技术、管理、设计等方面的差距。圣象这几年持续加强国际合作,近期推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就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地板业与欧美同行的差距。

  “我觉得市场是检验一个品牌、一个公司是否真正能被消费者认可的最好地方。”黄晓峰认为,汇丽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够畅销12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有一批忠实的消费者,对它的品牌忠诚度非常高,而这个对品牌忠诚度的最根本原因就来自于它扎实的品质基础和坚持不懈地对品牌的这种维护。

  所以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黄晓峰表示,作为一个品牌来讲,它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它也必须要经过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实际上,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马拉松,就像财富500强的很多知名公司和品牌一样,他会经过几十年、上百年不倒,因为的确他一直对自己的质量非常负责任,对自己的品牌负责任,对消费者负责任,所以消费者也会对他负责任,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读者评论

0

发表评论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请先登录,再评论。

在线咨询

 
远见卓识

远见卓识
翘楚论语
孙兵之略
高谈阔论
一得之见
实战群英

实战群英
本土实战
海外实战
行家出手
行业文化

金融行业
行业文化
电力行业
物流行业
烟草行业
建筑工程
房地产业
制药行业
矿业
机关文化

检察文化
法院文化
医院文化
税务文化
工商文化
海事文化
检验检疫文化
文化洞察

文化洞察
案例点评

案例点评
推荐文化
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
文化变革
当家者说

民营领袖
国有将帅
跨国头雁
域外舵手
跨文化园

跨文化园
跨文化视野
跨文化方法
品牌之路

品牌之路
品牌观点
品牌实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东路2号B区15-5 
电话:400-008-7158
010-88892069 010-88892089 
010-88893006 010-88893008 
邮编:100097 
电邮:cmcc@7158.com.cn

管理咨询:
http://www.topduty.com
企业文化咨询:
http://www.cm71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