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远见卓识 > 远见卓识 > 详细介绍

想要逆风翻盘,必读10个职场晋升的隐秘真相

2023-02-09 15:52:34 发表|来源:|作者:崔璀|访问:819
什么是职场智商?什么是向上螺旋?
有的人工作几十年,依然原地踏步。
有的人工作短短几年,就青云直上。
有的人明明辛苦付出,总得不到回报。
……

10个关于职场晋升的Q&A,将职场的苦恼,用场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给出建议答案。回答思路深刻地透露着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职场规则的理解。推荐所有职场迷茫的人士逐字阅读,你定会豁然开朗。

问题一:职场中最持久的能力是什么?
回答:管得住自己,管得住同事

最近几年,类似的问题特别多。在过去的3年,行业轮动,赛道变动,有时正在公司午休,迷迷糊糊就接到通知被裁了。一时间人心惶惶,但有人悲观绝望,就有人从中看到机会。

职场人不停思考:“什么样的员工不会被裁?” 这个问题的内涵是,职场中最持久的能力是什么?

专业能力当然要强,除此之外,两个底层能力,可以让你的职场“耐力”更持久。

一个是能管得住自己——不会今天受人刺激了努力一天,明天又要“对自己好一点”,躺平三个月。更不会今天相信“坚持可贵”,明天听信“人生贵在知难而退”,情绪反复,不停内耗。厉害的人都是“反内耗”体质,知道自己要什么、擅长什么,认准就做,不行就撤,不会因为同事的一句质疑、一个反对,就焦虑、停滞。管得住自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沉下身子,千锤百炼,往往都能做到卓越。

另一个是能管得住同事——掌握多种沟通协调的方法,让不同的同事都愿意听,愿意配合你。你能和公司越多的人绑定利益关系,你就越不可或缺。未来职场最缺的,不是能跑的“上等马”,是能整合各种马的“田忌”。

某大型招聘平台《2021企业人才需求趋势调查》显示,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协调、抗压与情绪管理是雇主最希望候选人和员工提升的三项素质型能力。连续三年,这三项都位列雇主诉求的前五名。也正应和了“管得住自己和管得住同事”这两点。

问题二:什么样的人永远不会被PUA
回答:无条件自尊的人

有段时间,PUA这个词很流行,大家用它来代指某种操控行为。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我很差,而且我只能依附于你”的无力感。这种行为当然不好,一旦遇到,最好立刻起身离开。

但很多人也会苦恼,有些环境,不是说离开就能离开,成年人的生活,牵扯的方方面面很多。这种情况,怎么办?如果暂时脱离不了环境,也许可以回头看看自己。

再多观察一阵子,就会发现,那些从来不被PUA的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类似的特质:
1. 工作没做好时,会反省,但不自责。
2. 面对领导的暴怒,有道理就听,没道理就过。
3. 对于不擅长的事,敢一五一十地说。
4.对待嘲讽,虚心接受,“打死不改”。
5. 看到赞美,毫不存疑,照单全收。

其实不会被PUA的人,他们不一定有所谓的高情商,但却有一种让人羡慕的“稳定感”,不一定总是昂首挺胸,却拥有“无条件的自尊”——不管别人的评价如何,自己的自尊水平一直很稳定。

他们做事,只是因为,想要把事情做好。

问题三:为什么我升职比别人慢?
回答:可能因为你还是学生思维

影响职场成长速度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一个人在职场的成长速度,取决于你抛弃学生思维的速度。什么是学生思维,列举三点,大家可以自查一下。

第一,埋头单干

我们在学生时期,只要一个人埋头苦学,就能考出好成绩。这让很多人误以为,工作也只要埋头做事就行。但事实是,进入社会,不懂得合作,是做不了任何事的。很多职场人,都只在乎自己的“专业能力”,觉得“沟通协调”这种软技能不重要。

《潜意识》里有一句话,我们通常以为人的首要特征是智商,但真正的首要特征是社会智商。人类这个物种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理解和合作能力是首要因素。

一个总有能力推动团队前进、总有办法跟任何人达成愉快合作的员工,意味着他能理解人和人的不同,而且还有能力处理这种不同。

第二,拼命补短

我们学生时代讲究平均分,数学95分,差不多了,赶紧去补那个只有55分的语文——它才是拉低平均分的关键。补短思维强调的是,哪里不会补哪里。

但商业社会,规则可就变了。不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商业社会交换的是价值,你值多少钱,取决于你最突出的那个价值。

习惯了“盯着短板拼命补”的人,可以试试用优势去补劣势,这才是专属于你的成长路径——别忙着成为更好的“别人”,记得找到自己的道路。

第三,被动成长

一个资深产品经理转正答辩时说,试用期最不舒服的地方,在于安排了太多工作给自己,最终导致精力分散,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执行总裁回答,这肯定有公司的责任,但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职场人,那么你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主动提出自己的职业规划,把自己的诉求跟公司做匹配,而不是等着被安排、被动成长。

其实很多人都有被动成长的思维模式,进了社会后,你是可以不被安排、不被管的,你甚至可以反向管理你的老板。最终你能得到多少,取决于你争取了多少。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里说过,社会财富从来不是被分配的,而是需要人们去主动获取的。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重要前提是,先看到问题。

问题四:为什么我的努力总没有回报?
回答:因为你一直在努力地成为别人

看到别人的领导力强,升职加薪,你就去买《如何快速提高领导力》,试图变成办公室里那个说话最有分量的人,却忽略了自己更擅长思考,不喜欢表达。

得知同事通过直播赚了第一桶金,心想我也要干,设备还没买齐,热情就消失了一半,因为你忘记了,自己从小就不爱抛头露面。

如此努力,最多三天,接下来就是——躺平。这样的努力,叫作间歇性努力。

那些最终能站到人前的,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喜欢加坚持。他们更努力、更坚持,不是因为他们意志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们把“努力”用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上,这是一切的前提。

因为喜欢,你能在失败了一次、两次、三次时,站起来抹抹眼泪继续干;因为擅长,你学得比别人快,能持续得到正反馈,而这个正反馈,会激励你继续把努力用在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上,你的人生会进入一个正循环。

而无视自己擅长的,一边跟风成为别人,一边困惑“为什么我的努力总是没有回报”的人啊,你只是“擅长努力”罢了。

问题五:职场必须少说话、多做事吗?
回答:会说话本身也是一种实力

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扰,做得再多,不如会说。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解决问题,一定要动手吗?试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动嘴?真的是因为口才不如人?还是,你心里觉得主动汇报工作像在邀功,所以你总是等到老板问起才说?

但其实,每次等老板想起来,问你“做得怎么样”时,潜台词已经是“你怎么还没做好?”——永远不要给老板惊喜或者惊吓,要主动汇报工作,而不是“被动应答”。

又或者,你总觉得说好话像在拍马屁,所以每次老板、同事问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时,你没有一句肯定,只提“负面意见”,力图一针见血。

没错,看上去你对“事”是很负责,但却忽略了“人”的需求。

对。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好的确定性”,所以你以为那些“光说不练”的同事没有价值,但也许他很擅长“说好话”去给大家确定性、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你知道吗,这也是职场素质的一种体现。

问题六:怎么和老板谈加薪?
回答:很多人只关注“加薪”,但我们更应该关注“谈”

很多人总不敢提加薪,是因为觉得这是“零和博弈”,是“忽悠”老板把他口袋的钱挪到你口袋。但其实不是,提加薪是说服老板“投资你”,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具体怎么谈?

首先,带着你认为可以加薪的“证据”,比如已经超额完成业绩,比如未来半年想要多做几个项目,等等。证据要具体,要有实际产出,不能打苦情牌,说什么“我工作好辛苦”。

其次,时刻记住,你不是去要钱的,你是去匹配自己和公司的需求:要做到什么程度,要满足哪些业绩条件,要满足公司什么需求,才能满足你的加薪?

这个过程,可不是增加成本,这是增收。谈薪资=合作,合作=双方一起努力,满足各自和对方的心愿。

如果提了加薪,被拒绝,是不是就证明老板不觉得我有价值,那不是很难堪?不,那只是说明彼此之间的需求没对上。你接着谈:“那老板,你看,我的期待是能涨薪30%,你觉得我做到什么程度,可以达成涨薪?”

一句话,把老板从对立面拉成了自己涨薪小分队的一员。人的思维,一经新理念扩展,就不可能回到原点。

记住这个理念:老板不是你的“买家”,老板从来都是你的“合作伙伴”。

问题七:对老板的哪些误解,正在影响着我们的职场发展?
回答:把老板当老师,当老公(老婆),当老大

客观地说,大家对老板都存在一些误解,也是因为这些误解,会引发一些情绪,降低沟通效率,影响着我们自己的职场发展。

你对老板的第一个误解是——把老板当“老师”。以为职场是学校,我跟着老师学习,然后老师给我出一套考卷,他知道正确答案,会给我批分。这样的思维下,很多人会把工作当成作业,只管交付,不管结果。然而工作中没有任何超出老板预期的亮点,怎么会有晋升的可能呢?

我们跟老板在面对市场时,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向用户交付价值,我们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老板,不过是我们和市场的“中间商”而已。

我们对老板的第二个误解是——把老板当老公(老婆)。因为老板的某些举动,比如见客户没叫上你,你就暗自揣测: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他肯定对我有意见。然后呢,就在那儿生闷气和委屈。

在职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别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情绪内耗上。职场的第一原则是——效率。与其闷着揣测,不如直接去提需求:老板我想要这个客户资源,想多练练谈判,您下次见客户能不能带上我?或者直接去提问:老板我还是没想清楚这个项目为什么要做,想再跟您确认下……

你不需要喜欢或者憎恨你的老板,但你一定要管理他,让他为你和团队提供资源。

我们对老板的第三个误解是——把老板当“老大”。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老板,太暴躁、太武断、太贪婪......一边吐槽,一边忍气吞声应付着干活儿,老板损失的顶多是一部分薪水,但你浪费的,是整个职业的黄金期……

所以面对老板的强势,不要太往心里去。因为你并不知道,很多时候,强势只是老板保护自己的“壳”,而不是攻击你的“剑”。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老板也在公司利益和员工感受之间犹豫不决;更多时候,他眼里盯着竞争对手,手里算着公司所剩不多的现金,心急如焚,而你看到的,就是他暴躁如雷。

与其抱怨和战战兢兢,不如去想、去问,他为什么暴躁?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没办法满足他,还是不想满足他?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老板。你只有接受了这一点,才能在一家公司里沉下心,把精力花在最该花的地方,比如打磨你的技能、深耕你的行业。而这些,是身处职场中,我们最需要投入精力的地方。

问题八:职场慢性子怎么逆袭?
回答:很多事情,慢慢来,比较快

“就是我做什么都比别人慢。小时候玩游戏,别人都跑出去了,我还在琢磨游戏规则;考试时我永远都是最后一个交卷;现在可好,我还在分析房市、货比三家的时候,别人已经在买第二套房了;我还在纠结项目前景和策略的时候,同事已经把这个项目抢走了。”

“从小到大,你听得最多的是不是就是‘别想了,等你想明白饭都凉了’‘行动才出真知’。”……

行动力强的人,就像油门,你只看到他们冲得快,但你没看到它刹不住、掉坑、翻车的时候。而分析力强的人,擅长把风险全部考虑清楚,知道哪里有坑,刹得住车。这样的你可能不快,但很稳啊,这就是独特的优势。

自己做事情,想清楚再加速干。而且,人生又不是百米冲刺,很多事情,慢慢来,比较快。

问题九:工作一个人搞不定,可以找人帮忙吗?
回答:借力也是能力

很多职场人,特别努力的解决问题,努力的扛起责任,唯独不会“努力地去借力”。

原因之一,是想不到原来还可以去借力,或者从心底就不认同借力这种办法。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麻烦别人,显得我多无能——但真要说无能,是你一个人忙活了半天,事还没做好。除此之外,人们对借力不以为然,还有另一个原因:不知道怎么借力。

借力可以靠“说”,借力也可以靠“做”。

真正的借力,不是求助,是互助;不是剥削,是告诉对方,我来给你送福利了。跟不同的人借力,就要给不同的人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不管是说,还是做,其实都是思维的升级,从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点状思维”,到多维度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

所有行为改变的背后,都是一次思维的跃迁。职场中,借力也是一种能力,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比“执行力”更重要。

问题十:同事上班摸鱼,该不该告状?
回答:咸鱼自有天收,自我发展才是硬道理

“实在看不下去啊,怎么会有这种‘咸鱼’……上班不是刷微博就是看小说,就我累死累活的。我好想告诉领导。但万一别人知道了,会怎么看我?”

如果你拿的工资是‘咸鱼’的两倍,你还会想告状吗?

重点错了。告不告状不是重点。你看不下去的根本不是咸鱼,是“累死累活却跟‘咸鱼’一样待遇的自己”,所以你要纠结的不是告不告他的状,而是“我要怎么样才能拿到他两倍的工资”。

持续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解决问题,创造绩效,每天都感觉到工作带来的满足感,你就很难看见“咸鱼”了,因为你前进的速度,“咸鱼”根本赶不上。

读者评论

0

发表评论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请先登录,再评论。

在线咨询

 
远见卓识

远见卓识
翘楚论语
孙兵之略
高谈阔论
一得之见
实战群英

实战群英
本土实战
海外实战
行家出手
行业文化

金融行业
行业文化
电力行业
物流行业
烟草行业
建筑工程
房地产业
制药行业
矿业
机关文化

检察文化
法院文化
医院文化
税务文化
工商文化
海事文化
检验检疫文化
文化洞察

文化洞察
案例点评

案例点评
推荐文化
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
文化变革
当家者说

民营领袖
国有将帅
跨国头雁
域外舵手
跨文化园

跨文化园
跨文化视野
跨文化方法
品牌之路

品牌之路
品牌观点
品牌实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东路2号B区15-5 
电话:400-008-7158
010-88892069 010-88892089 
010-88893006 010-88893008 
邮编:100097 
电邮:cmcc@7158.com.cn

管理咨询:
http://www.topduty.com
企业文化咨询:
http://www.cm71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