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远见卓识 > 翘楚论语 > 详细介绍

银行业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07-08 16:52:05 发表|来源:同心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ID:topduty)|作者:董朝--同心动力咨询总监|访问:638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推进,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金融模式受到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冲击,客户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银行业亟需转变思维,重新定位发展战略与文化。

赋能新质生产力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高效生产和资源利用,更加强调对创新、科技应用、客户体验等方面的持续改善和提升。银行业需要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以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方式来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创新思维和管理模式优化生产流程、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运营效率。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银行业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将有助于引领行业探索更加有效和持续的发展道路。银行业必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激发内部活力,更高质高效地服务客户,赋能新质生产力。

作者:董朝--同心动力咨询总监
来源:同心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ID: topduty)

1、转变思维:以新文化引领银行转型

传统银行文化和思维模式过于强调稳健、合规,相对保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数字化转型和提升生产力方面的步伐。为了赋能新质生产力,银行业必须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拥抱新文化、新思维。

首先,除稳健合规之外,银行需要强化以创新、开放、合作等价值导向。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开放的心态有助于银行业吸纳外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合作则是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关键,银行业需要加强与各方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

其次,银行业需要通过引入新理念和新观念来推动组织文化变革和思维创新。例如,传统的银行往往机构庞大,部门繁多,“以银行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内部导向严重制约着银行应对市场变化,所以,从思维和文化层面,首先应该明确向外看、以客户为先的价值倡导,进而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引入跨界思维、设计思维等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银行业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探索出更多的创新路径。

近年来,多家银行已经率先行动,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重塑符合时代要求及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文化。

民生银行重塑升级《民生DNA》,发布《民生DNA2.0》,将客户为尊作为新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条,同时除保留诚信、合规之外,还重点将“创新、高效、共赢”作为最核心的价值倡导。

贵阳银行提出价值金融,以为客户创造更卓越的价值为己任。

郑州银行发布“心金融”,以用心到心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赋能美好生活。

乌鲁木齐银行近期发布了全新的文化品牌——U金融,U金融,U金融是您的金融,是“年轻、现代、向上、引领”的金融,以“定制您的品质金融”为品牌定位,通过不断创新,真正赋能客户成长。全新的文化和品牌,彰显了各家银行扭转思维、真正深耕市场、服务好客户的决心。


银行业转变思维是时不我待的,笔者接触到的一些银行,仍然存在很多不爱学习、不愿意接触新知识的惰性思维,总行的行政化色彩依旧很浓,这与当前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非常不符,组织变革刻不容缓。


2、数字化转型:提升效能的关键

数字化技术是提升银行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新技术,银行业可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应用广泛,如智能客服、智能风控等,可以大幅提升业务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大数据分析则可以帮助银行业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区块链技术则可以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降低运营成本。

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银行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策略,包括技术选型、人才培养、数据治理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各家银行都纷纷加大科技和数字投入,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但大多投入产出的效果并不突出,往往更多的是服务于风控,服务于内部控制,而对产品创新赋能以及提升客户体验方面,还有很大欠缺。

纵观全球,数字化转型做得成功的银行也有很多,花旗银行作为业内领军者,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值得国内优秀银行学习和借鉴。他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移动银行和数字化服务:他们通过开发高度智能化的移动应用程序,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查询账户信息并管理财务。而且,该应用还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增强了客户忠诚度。

数据驱动决策:花旗银行致力于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业务效率和个性化服务水平。他们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客户需求、预测市场趋势、管理风险,从而更好地指导决策,提升运营效率。

区块链技术应用:花旗银行也在区块链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跨境支付和交易结算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花旗银行能够实现更快速、更安全的跨境交易,节约时间和成本,并提升交易透明度。

创新合作模式:除了自主开发技术,花旗银行还积极与科技公司合作,寻求创新解决方案。例如,他们与一些初创企业合作,共同探索金融科技领域的新应用;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支付和数字化身份认证等领域的创新。

3、提升客户体验:创造卓越价值的关键

在数字化时代,客户体验已经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通过提升客户体验,银行业不仅可以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为了提升客户体验,银行业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通过智能化服务、个性化产品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客服,通过移动应用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等。

此外,银行业还需要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积极收集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口碑营销,提升银行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招商银行在客户体验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招商银行积极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通过建设全国范围内的自助设备、开展线上业务等方式,实现线下网点和线上渠道的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来优化用户体验。例如,在手机银行APP上提供了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方便客户进行交易和查询信息;

同时,招商银行还积极构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规划、信贷方案等服务;

除此之外,招商银行将移动支付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在支持各种移动支付方式的同时,还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并运用技术手段提升支付安全性与便捷性;

积极探索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与客户互动,提高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以此增强客户粘性和满意度。

4、人才与创新激励:推动生产力不断提升

人才是银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了赋能新质生产力,银行业需要培养具备数字化技能、创新意识和领导力的人才,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

在人才培养方面,银行业需要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强内部培训和知识分享,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创新意识。此外,还需要注重跨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银行业注入新的思维和活力。

在创新激励方面,银行业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会、股权激励等。通过给予员工充分的认可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鼓励员工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笔者观察到现在很多银行都在进行人才晋升和薪酬激励改革,其出发点是激励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人,扭转原来只注重资历和职位的情况。现在很多银行大胆启用年轻人进入管理岗,50岁左右强制退居二线,把位置让给更有活力、更有干劲的年轻人。一些银行的核心领导出现了75后甚至80后,85后已经成为了中层管理团队的核心力量。据统计,目前国内上市银行中,杭州银行高管团队均为“70后”。九江银行全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41岁以上不到200人。此外,多家地方银行的高管队伍也以“70后”为主。

5、可持续发展:银行社会责任与生产力提升的结合点

在追求生产力的同时,银行业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践行绿色金融理念、推动可持续投资等方式,银行业不仅可以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还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在绿色金融方面,银行业需要加大对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加强绿色金融风险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规性。

在可持续投资方面,银行业需要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进步。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居全球首位;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当然,具体到每家银行,发展情况亦是各异。

从国有大行方面来看,其仍旧发挥着“头雁”作用,在绿色金融发展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早在2022年末,六大国有大行中,便已有四家大行迈入绿色信贷“万亿俱乐部”,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目前,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5万亿。

总   结

银行业赋能新质生产力需要从新文化新思维、数字化转型、客户体验优化、人才与创新激励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银行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行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读者评论

0

发表评论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请先登录,再评论。

在线咨询

 
远见卓识

远见卓识
翘楚论语
孙兵之略
高谈阔论
一得之见
实战群英

实战群英
本土实战
海外实战
行家出手
行业文化

金融行业
行业文化
电力行业
物流行业
烟草行业
建筑工程
房地产业
制药行业
矿业
机关文化

检察文化
法院文化
医院文化
税务文化
工商文化
海事文化
检验检疫文化
文化洞察

文化洞察
案例点评

案例点评
推荐文化
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
文化变革
当家者说

民营领袖
国有将帅
跨国头雁
域外舵手
跨文化园

跨文化园
跨文化视野
跨文化方法
品牌之路

品牌之路
品牌观点
品牌实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东路2号B区15-5 
电话:400-008-7158
010-88892069 010-88892089 
010-88893006 010-88893008 
邮编:100097 
电邮:cmcc@7158.com.cn

管理咨询:
http://www.topduty.com
企业文化咨询:
http://www.cm7158.com